簡牘中國丨東漢時期 新疆木制“信函”這樣保密

2023-10-24 11:39:00    來源: 天山網(wǎng)-新疆日報原創(chuàng)

  天山網(wǎng)-新疆日報記者趙梅

  沒有現(xiàn)代化的加密技術,在一千多年前的東漢時期,新疆人傳遞“信函”時如何保密?新疆博物館館藏的佉盧文木牘,向人們展示了古代居民在信息保密方面的聰明才智。

佉盧文木牘資料圖。新疆博物館提供

  在新疆博物館一樓的新疆歷史文物展廳里,3件佉盧文木牘安靜地“躺”在展廳角落里,它們的外形分別為矩形、楔形、長條形,看似很不起眼,卻是尼雅遺址出土的眾多木牘中的代表性木牘文書。

  據(jù)新疆博物館副研究員孫維國介紹,民豐縣尼雅遺址陸續(xù)出土過為數(shù)不少的佉盧文木牘,其中,相當部分為國王敕諭、官府文書、買賣契約,另有一部分就是古代居民的“信函”。

陳列于新疆博物館一樓展廳的佉盧文木牘。記者趙梅 攝

  這些“信函”的年代約在公元3世紀至公元5世紀,由胡楊木制作,長16厘米左右,寬5厘米以上,木牘分上下兩頁,上頁為蓋,下頁為函,中間用褐色細毛繩分三道捆在槽溝中。

  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“信函”書寫方式和今天的信封、信紙有點類似,收件人寫在封牘中央的右邊,“信函”的內容則寫在底牘上,寫信人通常從底牘正面右上角寫起,向左橫行,如果底牘寫不完,就接著寫在封牘的底面,書寫完畢以后,將封、底木牘蓋在一起,用三道繩子捆扎結實。

  為防止“信函”內容泄密,古代居民會將捆綁“信件”的繩紐放置到封牘正面的泥槽中,再填上封泥,最后還要加蓋印記。一旦有人偷看,收件人接到木牘后,馬上能從拆掉的封泥印記上發(fā)現(xiàn)。

  封泥也稱“泥封”,起源于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是中國古代文書的封緘形式之一,也是中國較早的文件保密手段。這種保密手段秦漢時期在中原地區(qū)很常見。

  尼雅遺址陸續(xù)出土的佉盧文木牘有數(shù)百件,很多木牘都是用封泥加密的原件,封泥上有動植物圖案印記、希臘羅馬諸神頭像圖案印記、漢文篆書印記圖案等。

  “這些木牘體現(xiàn)了漢代簡牘制度在西域的傳播和運用,也見證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?!毙陆┪镳^副研究館員孫維國說。

  佉盧文是古印度的一種文字,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,流行于印度西北部。公元前1世紀成為貴霜王朝的官方語言之一。東漢后期,佉盧文傳入西域部分綠洲城邦,公元5世紀后,佉盧文因被棄用而成了“死文字”。

新疆博物館一樓陳列的佉盧文木牘。記者趙梅 攝

  1901年,英籍匈牙利人馬克·奧里爾·斯坦因在尼雅綠洲集市上偶然發(fā)現(xiàn)了兩塊寫著不知什么文字的小木板,對佉盧文稍有了解的他,很快意識到這些文字背后蘊藏著的重要歷史。他找到了出土木板文書的尼雅廢墟,“消失”了1500年的佉盧文隨后重見天日。

  這些佉盧文木牘內容涉及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、軍事、法律、社會生活等各方面,不僅見證了歷史的變換更迭,還活靈活現(xiàn)地展示了當時人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(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)
[責任編輯: 李娜 ]
營業(yè)執(zhí)照注冊號:91650102766838851Y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5120170001
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:新B2-20050008 新公網(wǎng)安備 65010202000013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
舉報熱線:0991-3532125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:0991-3532125
Copyright :copyright: yaqilong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(wǎng)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