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丨陳銘意:此去,愿做一粒扎根邊疆的種子

2025-04-10 23:29:17    來源: 天山網-新疆日報原創(chuàng)

  天山網-新疆日報記者 司路路

  4月10日,在和記者聊天時,陳銘意回憶起當時乘坐綠皮火車從山東聊城駛向新疆塔城的場景:車窗外戈壁灘熱浪裹挾著黃沙不斷在眼前掠過,面對這樣的情景,他想起了自己填寫的那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報名表,坐在火車上,他在當天的日記里這樣寫道:“此去,愿做一粒扎根邊疆的種子?!?/p>

  彼時的陳銘意未曾料到,這趟西行之旅會化作二十余年的堅守。從青澀支教志愿者到學校副校長,從東海之濱的學子到天山腳下的教書人,陳銘意用青春兌現了“扎根新疆一輩子”的滾燙誓言。

陳銘意(中)和學生在一起。受訪者供圖

  在聊城大學時,陳銘意就是老師眼中的“全能生”:連續(xù)三年獲一等獎學金,擔任學生會主席,還帶隊拿下省級社會實踐金獎。2004年畢業(yè)季,當同學們忙著往大城市投遞簡歷時,他卻將目光投向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招募海報上的“新疆塔城”。

  “年輕人該去看看世界有多大?!标愩懸饣貞浧饘W院黨總支書記的臨別贈言,“那時我就想,新疆缺老師,我學的是數學教育,或許能派上用場?!?/p>

  初到塔城市第三中學,陳銘意接手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任務,發(fā)現部分學生數學底子有點差。第一次月考后,班里數學成績很不理想,他蹲在操場角落,撥通了書記的電話:“張書記,我怕是要給母校丟臉了……”

  “當年你帶著校旗出發(fā),現在就被這點困難嚇???”電話那頭傳來熟悉的山東口音,學院黨總支書記的話語重燃他的斗志。此后的日子里,他天天呆在教學樓,白天備課改作業(yè),晚上給功底差的學生補課。

  三年后,奇跡在高考放榜日上演:這兩個曾被視為差班的班級,本科上線率突破50%,部分學生考入北師大、中南大學等名校。成績單寄回聊城時,學院黨總支書記稱贊道:“好樣的!”

  任學校教務副主任后,陳銘意的辦公室成了校園里最晚熄燈的地方。晚自習結束后,常有學生抱著習題集敲響他的門。陳銘意妻子心疼又埋怨地說:“兒子上小學了,家長會你只參加過一次,可每個學生的情況,你都記得清清楚楚?!?/p>

陳銘意為學生講解考試知識點。受訪者供圖

  對學生,陳銘意滿心牽掛。2012年冬夜,學生梁榮彬突發(fā)疾病,陳銘意背著他跑了三公里到醫(yī)院;學生蔣鷙祥患重癥就醫(yī),他帶頭捐款2000元,還發(fā)動校友接力幫扶;有學生未參加醫(yī)保,他挨家挨戶走訪勸說;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優(yōu)質教育,他多次赴北京、山東取經,將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帶回邊疆課堂。

  雖然先后獲得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、自治區(qū)教學能手等20余項榮譽,陳銘意從不自滿。他衣著樸素,辦公桌上放著一摞摞學生作業(yè),手機里存著幾百個學生家長的號碼,他說:“這些獎狀和證書,不如學生一條取得好成績的短信?!?/p>

  如今,身為副校長,陳銘意依然堅持在教學一線,他常叮囑年輕教師說:“投身邊疆教育事業(yè)不僅是教書,更是在播種希望。”

  二十多年光陰,足以讓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,而不變的是窗外白楊的沙沙作響。無數次,陳銘意望著操場上嬉笑打鬧的學生,又想起了西行列車上的自己。只不過,他無需再寫下誓言,因為這菁菁校園,早已寫滿了答案。

(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)
[責任編輯: 張賞華 ]
營業(yè)執(zhí)照注冊號:91650102766838851Y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5120170002
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:新B2-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
舉報熱線:0991-3532125 397469069@qq.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:0991-3532125
Copyright :copyright: yaqilong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