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這十年丨許艷娜夫婦:安居樂業(yè)新生活

2022年08月19日 09:04:07    來源: 天山網(wǎng)-新疆日報原創(chuàng)

  【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·十年答卷】

  【開欄語】

 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,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,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美滿匯聚出國家繁榮發(fā)展的磅礴力量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天山南北廣袤大地上,一個個家庭的變化見證“小家大國”的幸福。今起,天山網(wǎng)-新疆日報推出“我家這十年”欄目,以“小”家看“大”家,從細微處展現(xiàn)各族群眾學有所教、勞有所得、病有所醫(yī)、老有所養(yǎng)、住有所居的幸福生活。

  天山網(wǎng)-新疆日報記者 郭倩

  愛人師朋川清晨出門打工,女兒優(yōu)優(yōu)吃完早飯下樓去玩了,8月8日,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(qū)春和怡苑二期公租房小區(qū),許艷娜坐在窗邊的寫字桌旁,邊享受著早上難得的片刻閑適,邊打開筆記本電腦,“上午店里不忙,把一周的菜錢、其他開支理清楚算好賬?!?/p>

  這套灑滿陽光、53平方米的房子是許艷娜一家三口的家,樓下900米開外的一樓商鋪,則是她和哥哥合開的砂鍋店?!胺孔庖粋€月500元,砂鍋店的租金比同路段的商鋪價格都優(yōu)惠,出門上下有電梯,抬腳過去就是自家的店,現(xiàn)在的日子就是我理想中的生活。”許艷娜笑著說。

  28歲的許艷娜十余年前跟著父母從河南老家來新疆定居。她干過商超售貨員,在親戚家的紗窗廠當過安裝工,經(jīng)人介紹認識了裝修工人師朋川,兩人結(jié)婚后第二年有了女兒,此前一直居住在出租房里。

  “就是那種自建房里的單間,我父母一間,我家在隔壁?!痹S艷娜說,房子不是自己的,不是擔心房租漲,就是面臨頻繁搬家,“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早日安下家?!?/p>

  烏魯木齊市不斷完善住房保障政策,托起了許艷娜的安居夢。隨著公租房建設規(guī)模的擴大和申請條件的放寬,符合條件的許艷娜一家在2018年提交了公租房申請,當年8月他們就搬進了保障房小區(qū)——春和怡苑二期。

  “搖上號的那天,我感覺自己的手都在發(fā)抖,太高興了,我終于有自己的家了?!痹S艷娜說,當她走進綠樹成蔭的小區(qū),步入運行平穩(wěn)的電梯,打開位于16層的新家窗戶往遠處看,心底里漾起的甜蜜越來越濃,“搬進新家添置的第一個大件就是花5000元給女兒買了一張粉色高低床,這不僅是我們家最貴的一件家具,也算圓了我年少時的夢。”

  要讓群眾“有的住”,還要“住得好”。在做好公平公開配租工作的基礎上,烏魯木齊市也在不斷改革、創(chuàng)新思路持續(xù)推動住房保障優(yōu)化升級。

  作為公租房小區(qū),春和怡苑小區(qū)二期劃出部分底層配套用房,以優(yōu)惠的租金面向住戶出租,鼓勵大家在家門口創(chuàng)業(yè)。

  “有這樣的好機會,怎能不抓住。”師朋川說,家里人一番商量后決定開家砂鍋店,他負責設計裝修,妻子負責采買,“有了自己的房子,又有了自己的店,生活更有奔頭了,家里、店里、心里,都是敞亮的?!?/p>

  安居之下,好日子如歌。這幾年,許艷娜開店,師朋川繼續(xù)早出晚歸干裝修,女兒優(yōu)優(yōu)9月份就能在與小區(qū)一路之隔的小學入學了。

  從“憂居”到“有居”再到“宜居”,許艷娜一家的變遷,是烏魯木齊市各族群眾住有所居的一個縮影。自2007年開展住房保障工作以來,從最初覆蓋低保家庭到擴大至中低收入家庭,從每年搖號一至兩次到現(xiàn)在每月可選房一次,烏魯木齊市建立起以公租房為主體,租賃補貼、經(jīng)濟適用房為補充的多層次、廣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,累計為18余萬中低收入者解決住房問題。

  看著墻上女兒的照片,許艷娜說:“現(xiàn)在最大的希望是娃娃好好學習,我和她爸努力掙錢,把好日子越過越美!”

(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。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)

[責任編輯: 李娜 ]
營業(yè)執(zhí)照注冊號:91650102766838851Y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5120170002
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:新B2-20050008 新公網(wǎng)安備 65010202000013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
舉報熱線:0991-3532125 397469069@qq.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:0991-3532125
Copyright :copyright: yaqilong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